返回

开局被诛十族,我在朱棣头上作死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2章 君臣之道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面对朱棣的疑虑,方子言只是轻笑着说道:“陛下,君臣之道,存乎予取。”

    “足利义满不过幕府将军之后,即便如今割据一方,成就诸侯大业,可如果没有我大明的认可,他也无非只是乱臣贼子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他为何要向我大明称臣?无非就是要换取陛下的认可!而您身为君上,既要予之,必先取之,要恩威并施,方能驾驭四方!”

    方子言这番话的意思十分明确,了当。

    那就是做狗就需要有做狗的觉悟,不能给予他们太多,让他们以为自己能够爬到主人的头上作威作福。

    足利义满想向大明称臣,这自然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别说是朱棣,就算是方子言,对此也举双手支持!

    但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足以立雄,必须严惩。

    对方在大明境内公然出售禁品,其目的就是为了赚取银两供足利益满维持扶桑境内的战争。

    如果朝廷连这种行径都能纵容的话,那日后其他的藩属国岂不是也要有样学样?

    这个口子不能开。

    一旦开了便将引发连锁效应!

    方子言知道朱棣肯定是听信了他人谏言,所以才会有此迟疑。

    如今他要做的就是拨乱反正,绝不能让朱棣因为那些闲言碎语而受到干扰!

    果不其然,在听完了方子言的这番话后,朱棣的眼神果然变得凌厉起来:“你说的没错,我大明天朝自然不能因为一时之得失而纵容那些乱纪之行径,没想到有朝一日朕竟然要向你讨教治国之道!”

    “陛下日理万机,自然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声音所影响。”

    “而臣身为局外之人,面对这些事情,往往能做出更加清晰的裁断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具体应该如何实施,这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才是!”

    方子言深谙做人之道,并不会因为朱棣的几句夸赞便沾沾自喜,反而在此时还一直想着维系朱棣的权威。

    朱棣对他这番谦逊的表现十分满意,同时又开口对他说道:“锦衣卫此次形势让朕很不满意,组建东厂务必要提上日程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期间还有什么需要,那便直接与朕言明,只要朕能做到的,朕绝对不会推辞!”

    朱棣这话倒是说进了方子言的心坎里,虽说朱棣的确给方子言分配了许多太监,给他夯实了创建东厂的基础。

    可是那些翰林院里的太监平日里就只知道怎么伺候别人,压根就不会拳脚功夫。

    别说是与锦衣卫相比,哪怕是与寻常百姓相比,恐怕也有许多不如!

    如今见朱棣心情大喜,方子言当即开口道:“陛下,臣知道宫中有许多太监都擅长拳脚功夫,能否请您派遣几人,到翰林院教一教那些太监,也免得他们日后执行任务,拖了后腿?”

    “此等小事不劳你说,朕已经叮嘱郑和前往翰林院,协助你训练那些太监,你只要将东厂给朕创建起来,其他的事情,朕会替你想办法……”

    有了郑和的加入,这些东厂太监也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。

    他们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提升实力,起码要有能与锦衣卫相抗衡的资本!

    君臣二人此番交谈甚是融洽,待到方子言离宫之时,时间已经到了傍晚。

    他回到府中乔装改扮,来到了与翰林院相对的一处名为长乐坊的酒楼!

    能在翰林院中担任编修一职的多数都是些富家子弟。

    他们寒窗苦读十年有余,一朝得中金榜题名。

    加入翰林院中担任编修,也无非就是为了等一个空缺,谋一份前程!

    编修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枯燥乏味。

    而这名为长乐坊的酒楼便成为了他们平日里消遣的地方。

    这里平日便是宾盈门,络绎不绝。

    再加上如今朝廷下令编修永乐大典,许多文生汇聚此处,如此一来,这里便更加成为了京城中一处繁华热闹的所在。

    方子言之所以会选择约陈志辉在这里见面,主要就是因为这里人多眼杂,方便掩人耳目。

    他深知锦衣卫的监察手段有多强。

    如果被纪纲知道陈志辉与自己私下见面的话,那他这个眼线就算白安插了!

    就凭他现在与纪纲之间的关系。

    就算陈志辉最终没有同意与自己合作,纪纲一旦知晓此事,恐怕也不会放过对方!

    来到长乐坊内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高台。

    高台之上,一名绝世佳人翩翩起舞,长袖飘摇,仿佛谪仙降世一般。

    周围的一众酒只看得如痴如醉,连眼睛都舍不得挪开。

    乐声悠扬,余音绕梁,长乐坊内歌舞升平,宛若一派人间仙境!

    方子言在人群当中穿梭,却无一人在意。

    他横冲直撞,直至来到一处角落,这才叫来小二,点了一壶热茶!

    小二对于这个头戴斗笠的怪人也觉得十分好奇,这长乐坊本就是以美

第82章 君臣之道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